我想在这里讨论一个还蛮严肃的问题。如果物理大大们想把这个主题挪到政治板块也是ok的。
我在想谈一个观点,如果Clubhouse一直持续下去,Clubhouse会对国内互联网生态带来一个很严重的冲击。其实我们经常说国内互联网有墙,但是国内互联网更重要的是,有一套翻版的生态系统,并且做的比海外的生态系统还要好。比如刚有Facebook 的时候,国内有人人,后来国外有Twitter以后,国内很快也有了微博。后来的微信更是集合了以上各种形态又增加的互联网的原子化。但是国内肯定不会允许像clubhouse这样的软件出现的。因为有一个简单易用的软件出现,然后可以人人认真心平气和的阐述各种观点,这在国内根本不可能实现。以前的YY语音其实是这样的类型,但是YY逐渐发展成1对N的模式,后来也就发展成直播。但是直播是1对N的模式,政府只要管住主播就可以了。但是像clubhouse这样的平台,每个人都可以发言,即使有聊天室管理员,但是如果不让讨论,还是可以另开一个组。而且故意捣乱的,也会被想要好好说话的人赶走。他和Zoom不一样,不需要预先设定人员,不需要输入房间号。所以这是个N对N但同时又是1对N的模式,那个1随时在变化,就把be water的精神发展到极致了。
那么就会出现两个问题。一个是,如果国内不及时发展出一个类似的软件,人们就会想要翻墙来体验国外的这个软件。但如果国内发展出一个相似的软件,那么要保证类似的模式,就会变得很难管理,如果管的死,就会变成直播的模式,那么等于还是没有相似的软件。如果管的松一些,那么,在墙外的人就也可以进去进行讨论,那么,就还是会存在clubhouse的问题。而且语音的情况下,原来用网络水军和筛选的方式做的网络导向就很难再带很明显的节奏了。而且多元化导致,房间能不能有流量完全是市场竞争化的,完全是优胜劣汰的。那会有人说,这几天clubhouse人还不够多,进来的也可能都是本来就倾向自由主义的城市精英阶级,但是我觉得,多元房间自然就会优胜劣汰,天天有吵架有干扰的房间也肯定活不久。也不可能所有的房间都这样,这样的话,软件就做不下去。
说实话,我昨天在听64的内容的时候,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不同的小人物在分享不同视角的小故事,然后逐渐拼凑出一些大的印象。当时候有民运的人直接就气走了。因为破除了一种宣讲的模式,无论是西方的角度还是中国的角度,都是一种语境,但是那天一种单一的语境消失了。之前讨论新疆的事情,其实也是类似的情况。我就想到了,马丁路德金的一句话,农场主的后代和奴隶的后代可以一起聊天,昨天的场景和这样的场景特别的相似。可能真的就像有人说的,天堂也不过如此,我觉得所有的墙都被拆掉的时候,大家从回声室慢慢走出来的时候,确实就像这样。我觉得可能因为clubhouse,未来会有所不一样。就看被墙之后,墙内墙外会发生怎么样的变化吧。